近日,俞敏洪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线上教育并不会取代地面教育,疫情后会形成一种比较明显的OMO模式。他认为,校外培训辅导依然会蓬勃发。
俞敏洪建议,网课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但在线教育平台更应该注重老师与学生间互动功能的研发,通过增加互动频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一,家长发现,资料和信息的传输比原来更加方便。现在基本都即时性地递交作业和批改作业,还有老师教学资料的上传。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完成以及反馈的过程半径大大缩短了。
第二,在线教育现在也有很多互动功能,家长发现,这对孩子来说有一个好处,即互动的频次反而比在地面教育的时候增加了。当然,首先是这个平台要有互动功能,有些平台没有互动功能,就比较麻烦一些。”俞敏洪说。
对于地面教育是否会被取代,俞敏洪认为,疫情前和疫情后的教育模式会发生改变,但不会因为一件突发事件而改变基础教育的基本框架,因此线上教育并不会取代地面教育。
“
“其实大部分公立学校,以及教育培训机构都没有考虑到在线模式是对地面教育的补充。疫情之后,包括民间的,还有省直公立学校,会形成一种比较明显的OMO模式。大量的老师已经开始借助线上工具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地面课堂一定会结合在线课堂以及在线的其他信息流来解决学生的一些学习问题,它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地面和线上的结合。”
俞敏洪认为,疫情结束以后,地面教育重点和在线教育重点的分工和合作应该更加明确,形成一个非常紧密的线上线下结合模式。
他说:“不管是在线还是地面,对于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设计非常重要。第一个是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长,每一个学生每门课尽量不超过2个小时。因为在线学习有一个特点,孩子如果老盯着屏幕,会比较劳累。第二个是严格控制教学的难度,以同步教学为核心。第三个是坚持小班教学。因为小班教学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有所收益。”
“
对于疫情的影响,俞敏洪认为,“比如现在一些中小机构,由于受疫情的影响,现金流断流等会导致中小机构关闭或者暂时关闭,这样学生流就会流向更大的机构。对于大机构来说,只要撑过这次疫情的难关,就会有一个更好的机会。因为中小机构自己研发平台的难度还很大,所以会迎来一波整合浪潮。有些小机构借助于第三方平台的力量,最后依然会慢慢地起来。这一批不行,会有新的一批起来,依然会蓬勃发展。”他说。
由此看来,疫情趋于稳定,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复课的曙光,还有更加激烈的竞争。对于教培机构来说,线下复课后,教培机构该如何发力抓稳学员是致胜的关键!
一、后疫情时期:线下复课≠抛弃线上
疫情突袭,许多机构匆忙启动线上教学,两个多月的磨合期,个中滋味唯有自知。眼看复课在望,似乎刚能松口气,继而又临新问题:线下复课后就不用做线上课程了吗?
结合当前形势,公立学校要压缩假期,把丢掉的课补回来,学生还有以前那么多时间上课外班吗?
所以,疫情后线下机构要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能否让学生灵活安排上课时间。而如何实现“灵活”?继续做线上教育,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而家长们因为全面复工无法投入大量精力到孩子身上时,机构也可以通过线上作业监督+辅导的形式来“抢时间”。
疫情让教育行业突击熟悉线上环境,线下培训机构的危机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纷纷尝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OMO教育模式,在校区做好线下复课准备的同时,线上教育也不落下。
二、OMO升级: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1、选择稳定的教学平台,培养老师线上熟练度。
对于中小型机构来说,独立开发线上平台耗资大、研发周期长,选择与自己无竞争的专业第三方平台可能效率更高。
利用这段时间试用学习互联网教育工具,培养起老师的熟练度,逐渐打磨出一套标准化的线上授课体系,保障教学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也可以尝试直接引进大机构的精良课程内容,靠谱的教研和师资培训,节省人员和时间投入。
2、充分利用直播课,提供附加价值。
机构老师开启线上直播稳住老学员,开展原计划的教学活动,可降低退费率。
学生随时随地听课参与互动,得到即时反馈;课后翻看回放,复习重难点;观看和学习数据实时统计在直播管理后台,老师用一个账号就能找问题、找亮点,继而提供针对性课后辅导。
通过直播公开课引流,引导学生加入班级群,再结合社群训练营打卡等激励形式,带动裂变、拉新,从而扩大教学规模。
直播课程可以录制下来加以包装,作为以后线下营业后学生报班的补充,增加附加值,为转化做准备。
3、打造名师品牌, 运营私域流量。
优秀的线下老师基本上都积累了可观的忠实粉丝,只要是前期加了学生以及家长微信,实际上就相当于自己的私域流量,机构可以直接通过微信社群模式进行收费,继续在朋友圈收学生。
机构也可以把老师组织起来做自媒体,尝试打造一些“网红”。利用抖音、快手短视频形式梳理知识点,老师尽量做到出镜讲解、现场展示,由专门人员剪辑、分发。各个账户之间可以做矩阵相互导流量卖课程。
4、主动筛选适合线上学习的学生。
最适合线上学习的学生大致分两类:一种是学习能力强、习惯好的学生,这类学生更看重课程的知识密度,老师只用提供优质内容和精彩讲解,课中可低频互动,课后可适当减少服务。线下机构可以通过成绩和学习能力考察,筛选出此类学生。
第二种就是时间紧迫的备考学生。通常学习动力强,自主性高,高效学习,及时反馈是典型需求。针对此类学生,可开设线上名师备考大课,利用好本地化教研优势,建立助教团队做服务支持。
5、定期组织测评,教学效果外化。
测评是长时间在线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否则学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老师也就难以评估教学成效。
测评包括平时作业提交和定期闭卷考试,可以用拍照上传作业或者在线考试工具,提交给老师批改,家长检查跟进,老师在线讲评,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让家长参与进来。机构服务的是学生,但付费的是家长,可以通过微信群、直播等方式,在线和家长同步学生学习状态和机构教学方式。
6、踏实做好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机构可以在现阶段做一些本土化的贴心服务。线上晚辅就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学校全面复课前,做晚辅的机构都不能营业。每晚在线做晚辅虽然累,要实打实地投入时间人力,但对学生性价比高。
还可以把周中答疑模式发展成付费模式,把老师周中时间利用起来,不仅增加产能,还可以为周末课程提供备课素材,针对性更强。
停课不停服务,不断保持热度。在这个特殊时期,让学生更受用,家长更暖心。
三、注重校区卫生管理
最后,学邦君温馨提示,线下复课前要做好安全准备,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孩子的健康是家长第一考虑的因素,因此对校区的卫生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复课前应按照《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要求,开展员工健康检查、复工人员疫情筛查、防控物资储备、环境卫生消毒、强化疫情防控知识。
2、建议线下培训机构正式开课时间可安排在当地全日制学校开课后的第二周。这时,家长和学生对疫情的恐慌情绪已经消散,已经初步适应外部环境。
3、分步骤、分年级开课,对于小学五六年级、初三、高三等毕业班级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率先复课。教室可以间隔开利用,学生进行错时、错峰上课。
4、在正式上课前,如有条件,则应通过老师让家长填写“安全手册”,对家长和学生进行新型冠状肺炎防控教育,让家长签字或者通过微信等方式确认开学安全。
最后,机构的一切动作都要从实际出发,每个学校应该从“解决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着手,结合本地教育市场情况分析、教育政策跟进、学员特点分析,制定更加丰富、机动性更强的运营策略,提高抗风险能力。
同时进行自检现有产品与服务,完善服务场景,提升软硬实力和服务品质,随时准备迎接线下复工复课。从而走出自己的OMO模式,而不是人云亦云,为了OMO而OMO。
中小机构将会迎来一波整合浪潮!校长如何抓住这次机遇艺步培训学校管理系统集合学员管理系统、排课软件、教务管理软件、扫码收银、课程管理系统、家校服务APP、CRM客户管理于一体的SAAS软件,是实现培训教育机构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教学,招生营销一体化的专业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现在注册可以获取全套培训机构招生管理资料一套。艺步,与30000家素质教育机构同行
中小机构将会迎来一波整合浪潮!校长如何抓住这次机遇相关文章
知道教务管理系统吗?老师用哪个好呢?各位校长老师们好!作为从业10年的教务主任,我太了解大家每天要处理多少杂事了:排课排...
2025/04/27会营销的校长真的很厉害
2023/01/09小艺APP招生软件,数百套艺培专属招生模板,多种裂变招生新玩法 小艺采单,高效地推,远离错号
培训机构学校专用的客户管理系统,意向客户永留存,试听转化全流程追踪,让校区转化更上一层楼
课程计划,考级中心,解决艺培学校教学考级大问题
培训机构家校服务平台,课程提醒,作业检查,师生互评,成长记录,跟踪孩子上课每一步
艺步学生管理系统:学员档案全纪录,从入学到毕业,每一堂课都不漏过
艺步培训机构排课软件:四维超级课程表,自动分析坪效、人效、时效,智能生成老师学员自己的课表
点名请假,调班转课,智能补课,学员预约,查看课表,轻松搞定
请假审批,签到统计,课时计算,每月系统自动搞定
校区数据中心,校长的火眼金睛,教务、销售、财务、课消全方位监控,校区数据清楚明晰
课时绩效,费用审批,订单管理,每一项都简单,低费率收银系统,每一单都省钱
小艺打卡,荣誉勋章,积分体系,孩子的激励,才是学好的动力
线上新报,续费扩科,学习用品线上购买,让家长足不出户
多场景覆盖,全方位呵护